WFU

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

熱量模型和碳水-胰島素模型,到底哪一個比較有效?


熱量降低就能減重?吃低GI的食物就能減重?#熱量模型 和 #碳水-胰島素模型,到底哪一個比較有效?到底要怎麼吃才能瘦身不復胖?今天來讀讀這篇發表在JAMA內科學的論文!



很喜歡「尺碼謊言」這本書的一句話:「 說體重控制只需要算熱量,就像是說你得到心臟病的風險,只和膽固醇指數有關,這實在是太過簡單化了。」

是的,膽固醇和心臟病有關,但是其他因素也是:像是年紀、性別、活動量、血壓,還有最重要的:基因。

這對減重來說也是一樣,身體如何消耗熱量和吸收熱量,都和以上的因素有關係。

在這篇論文「The Carbohydrate-Insulin Model of Obesity: Beyond ‘Calories In, Calories Out’」中,作者比較了兩個體重控制的模型。讓我們來聊聊這兩種模型~

(一)#熱量模型



吃進的熱量超過身體消耗的熱量,多餘的就會被儲存成脂肪。但是,熱量模型可能會有這些問題:

1 #代謝適應

研究發現,東非的原住民和曼哈頓的上班族,活動量差距很大,但他們的身體代謝率卻差不多。身體這麼不聽話,和荷爾蒙有關係:如瘦素(leptin)和飢餓素(ghrelin)。

當我們嘗試增加運動,或是吃少一點,體重下降時,身體會分泌更多的飢餓素,減少瘦素的分泌,使我們進一步減慢代謝率,使我們難以維持減重的效果,甚至導致體重反彈。

這也是一種保護機制, 如果活動量大的原住民,代謝的速度也很快, 他們的糧食可是不夠吃。

2 #營養標示誤差

我們計算每日熱量攝取時,會依賴食品的營養標示,但營養標示有20%的誤差,是合法的誤差範圍。

3 #吃外食

現代人吃外食的次數增多,外食往往含有更多的油脂,而這部分的熱量很難準確計算。比如說,今天買了一杯小七的精品生椰厚拿鐵,裡面有144大卡的脂肪和40大卡碳水,熱量超過一碗飯。至於濃豆漿,除了20g蛋白質,還有超過100大卡的脂肪和碳水,自助餐那些油膩的脂肪,更是難以計算。

(二)碳水化合物-胰島素模型 (CIM)

碳水化合物-胰島素模型強調的是碳水的種類和量對體重的影響,而非僅僅卡路里攝取。

高升糖負荷的碳水化合物,會促使胰島素分泌,進而促進脂肪儲存和體重增加。相反,低升糖負荷的食物,如根莖類和豆類,則不會引起這種效應。

CIM 提供了一個觀點,認為 #飲食的組成和質量比總卡路里攝取更重要。

我們無法用熱量模型來解釋,控制飲食並且施打胰島素,實驗動物的脂肪就變多的現象。透過基因資料庫研究,高空腹胰島素的美國人,可以預期體重就是比較重,而且有明顯的正相關。

1 #穩定的血糖和飽足感

低GI食物會導致血糖緩慢且穩定地升高,而不會像高GI食物那樣迅速升高然後下降。

事實上,只要 #血糖震盪你就很難減重,因為血糖快速降低發出的飢餓感,會讓我們很難減少食慾,降低體重的平衡點。

穩定的血糖可以延長飽足感,避免過早地感到飢餓,自然減少熱量攝取,降低體重平衡點。

2 #有助於心血管健康

低GI飲食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波士頓研究,涵蓋超過二十萬人的基因資訊,驗證來自麻省總醫院的一千六百多筆資料,發現:#胰島素較高的人,他們的體重指數(BMI)也會較高,也和較高的心血管疾病相關。

3 #改善腸道菌叢:與嚴格的熱量控制相比,由於低GI飲食含有更多的纖維和原型碳水化合物,這種飲食方式也可能讓腸道更健康。

#熱量超過是還是無法減重的

#到底該怎麼做

雖然胰島素模型看起來優點多多,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不管熱量的攝取。胰島素並沒有違背熱力學,熱量超過一定瘦不下來。

反過來說,不挑食物只算熱量,我的經驗是更難減。同樣熱量的蛋白質和同樣熱量的脂肪,在人體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。每天吃下一千卡的豆腐和瘦肉,比起一千卡的奶油泡芙,也許體重不會變,但是一種增肌減脂,一種屯脂掉肌肉。

在碳循環飲食中,如果只由蔬菜、菇類、筍類等攝取碳水,自然就會符合低碳的攝取標準(體重一倍的碳水量)。從根莖類、豆類去攝取,自然就會達到中碳的標準。吃飯吃麵,自然就會達到高碳的標準。如果低碳日吃精緻澱粉,會很難執行:你會發現自己血糖震盪,餓得不得了,只好提前結束低碳~

選擇對的食物,控制血糖和胰島素,不讓自己挨餓,反而可以更有效地增肌減脂!祝大家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~